古往今来,文人羽客闲坐清谈,澄怀滤俗之际,无不以茗香为伴,遥发幽古之情。
一把佳壶陈于几案,光是静观其形,就足以发人闲远之思。
正如李渔在《闲情偶寄》所云:“茗注莫妙于砂壶,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
”阳羡即宜兴古称,宜兴紫砂史上被一致推崇的大家,当以时大彬为典范。
四百余年来,历经离乱流传至今的大彬壶,更是被后人珍如拱璧。
  时大彬,号少山,为宋尚书时彦嫡孙,晚明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之子。
明人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称其作品“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赞大彬“于陶人标大雅之遗,擅空群之目矣”,《阳羡砂壶图考》更是将其推为“壶艺正宗”。
大彬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创紫砂陶艺文化之先河。
目前,存世的大彬壶多为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香港茶具文物馆等各大文博机构所藏,见于著述的不过数十件而已,流传于民间且有纪年可考的,更是罕见。
该壶泥色栗红,泥质细润,黄色砂点隐现,抚之光洁。
素面无饰。
直嘴,耳状把儿;圈状的提子上有孔与壶贯通;压盖,短颈平肩;鼓腹平底。
底刻“万历己酉 时大彬制”八字楷书,工整闲雅。
整器虽小但力度十足,古朴的泥色,大气的造型,彰显晚明文人的朴雅风格。
(本文已被浏览 1918 次)
(转载请注明来源:紫砂壶信息网 http://www.zishahu.info/zhishi/f4d5dd2ce84bc8760485cbf8f136f822_40772.html)
Copyright © 2014-2015 www.zishahu.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310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