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紫砂资料
特价紫砂壶

  玩壶杂谈 2018-01-09

怎样的情况说明你玩壶在进步?一直说要进步一直说要提高如何的情况,或如何的标准算进步算提高了呢?我觉得对于玩壶,既然不光是要一把壶来泡壶茶那么简单的理想了那玩壶的提高也是需要有个准则来衡量的我想,提高不是单纯地以价格来衡量更不是以作者职称来衡量我觉得我有提高,是由原来的去壶店什么都都想买,到现在没什么壶想买由原来的单纯以价格衡量,到现在以壶衡量价格,当然超过我承受力的作品我会选择放弃,不是说不好,只是我消费不起,但我还是会很欣赏。
我眼中的壶商玩壶有了四个年头了从第一把的玻璃水西施到现在的还可以入眼的商品壶也算与壶商斗智斗勇中成长了起来壶商分好多类一种是摆地摊的他只知道拿来多少钱的壶加多少钱的利润然后卖掉,他可不管你是何种玩家,也无兴趣去提高专业知识,他只知道到处吆喝,到处推销,为了只是生计,所以适用于一生只买一把泡茶喝的过路人。
一种是中级的壶商他会编故事,会讲来历,会注重一两个他所拿得到的陶手的东西来推介,他会把他浅层的认识来灌输给你从而按照他的框架来走玩壶之路,同样他也屏弃框外的所有事物与知识。
一种是高级壶商他会卖商品壶,也卖精品壶。
他有着深厚的紫砂底韵或许他本身以前就是做壶世家出生,或许他的周围就是紫砂业者的高端,于是他可以提供给你许多精品来选择,更可以给你提供许多潜力陶手来分享。
他会引导你走一条正确的玩壶之路。
他能提高你本身对壶的认识与知识,这种一半是壶商一半也可以是老师。
这其实是我们玩壶者最容易接触到的也是最受欢迎的也是最应该接触的壶商。
最高境界应该是超级壶商会以自己的丰厚阅历与知识及文化底蕴,扮演着现代曼生般的角色,给玩者以欣赏知道,给作者以创作灵感与分毫点拨。
这是从另外的角度去提升了壶文化的时空价值我很反感地摊上的卖壶的,一方面虽然也是当地人但实在专业知识太匮乏,以讹传讹,实在是对壶友的不负责任,也是一种欺骗与误导。
另一方面连想长知识的念头都没有,别说听取不同意见了。
自己是摆地摊的就视任何不同意见者都是同行相轻。
卖的壶连起码的型都做不对,更别把各类传说中的泥料名称加到壶上就是好壶?就该是你卖的商品?以为卖个百来块就对得起你这些缺陷?否,坚决不是,你既然出来摆摊了就应该有基本的知识,连这都做不到还摆什么摊啊?!如果你卖车连车的基本构造都无法说清楚;如果你是卖房的连房子内部结构都无法介绍清楚;这样的卖者值得我们信赖吗?别假装壶友在网上乱逛以为别人不知道。
摆地摊的就别装圣女了。
别以为蜘蛛有自己的网络,你也会做。
有益的壶商是带领我们壶友走一条正确的把玩与收藏路的朋友或老师他会告诉你什么壶已经不适合我玩了,什么壶怎样的工艺,怎样的料,怎样的欣赏角度;这样我们才有提高才有进步。
他会给你看你买不起的好壶,让你上手体会,你不懂问他他言无不尽。
当然都是正确的理论。
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壶商钱都是要赚的,价格高低看你的承受能力,这样的壶商至少不会把一把景洲款的壶以便宜价格1K卖给你。
呵呵,不会拿着一把《笑婴》说成除顾以外做得最好的,哦,不是的,当时他说这把壶他觉得除了顾他还没见过做得比她好的壶了,当然,人家壶商见识少也是个客观问题。
当然当时我也买了下来。
我也不是乱说的,我经历了很多壶商所以才有以上言论。
也不是我买不到好壶了好壶的确贵,我买不起啊最近觉得便宜货实在是没啥玩头那怎么办呢,呵呵玩好手中有的把就象股票,捂住才赚钱胡思乱想玩壶玩个啥懂了泥料,会看做工,听到名头,认清忽悠后,就开始感觉,壶,不就是一把壶么最多叫个紫砂壶而已,往往真正开心的反而是买壶的过程了。
家里壶多了,也就不会专门用某一把了,朝三暮四,用着这把想那把,用了那把想这把 ,结果每个壶也就用了个把月便想着新买个壶玩。
壶多了也累啊,有时候买个壶几小时后便不想要了,而这之前却对它思念有加。
还是为了过过购物瘾。
这几天看了某几个朋友贴的帖子,感触满深的。
他们也许壶不多,但都玩得很久,很透。
看来壶还是一个泡茶的工具,如果提升到专门的程度,就有点主仆颠倒了。
这里的观点是排除了收藏投资及艺术品范畴的了。
买壶为了品茶,品茶是为了让自己大隐隐于市。
把内心归于平静。
既然如此,那壶也就是泡茶的工具了,品茗时还可以把玩一翻倒是别有一样快乐。
壶的泥料紫砂壶以泥料为本,把玩时欣赏的就是泥料所带来的随日久天长而表现出来的色泽与变化。
所以泥料的纯正是一把好壶的首要标准。
泥料本来也是很简单的东西,可偏偏有人要包装,要炒作,结果,普通的泥料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无论何种泥料都会因为你日常的陪伴而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在使用中偏好,纯净的泥料,也就是不喜欢调砂的泥料。
我喜欢的泥料应该是感觉软软的糯糯的,新壶上手会留下指痕。
泥料易于泡养,变化快且持久。
养成性状丰富且成就感强烈。
明针的效果也占有了很大的比重。
一把壶是否漂亮,一方面是个人欣赏水平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壶的整体效果。
如果整体匀称,各部细致流畅那就是一把好壶,这样的壶如果让网上朋友说:壶好,但型不喜欢。
那你的壶也是一把好壶。
喜欢不喜欢是归于个人眼光,但壶是否好,却适应于普遍标准。
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许多便宜壶珍爱有加的原因,壶自己喜欢,而且除了名气不大无法提高附加值外,无论使用还是赏玩都是一把很美好的壶,那就可以了。
壶,价不在高,喜欢就行。
壶,其实本来就不是贵的。
壶,从来就是用来泡茶的。
壶,归根结底就是一把壶。
目前的玩壶理念060406给个时间定义,也只能说是目前而言,因为根据以往经验,每个阶段都会有所变化。
首先是如何买壶,买壶首先是看职称,没有职称的以后出手肯定困难,而且就作者名气而言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也就是知名度也就无法顺利出手。
职称有个标准,不是卖壶者言,不是证书上写,更不是即将升为高工的期货概念,而是第三方权威的发布,目前我感觉至少陶都网上的查询是相对准确的。
中国文字的确玄妙,许多职称其实都是有前缀的,而卖壶者往往会将前缀省略或发轻音,比如馆聘工艺师之类的,或某某公司高级工艺师之类的。
都不能作为我们消费者的参考。
职称也有分别的,术业有专攻,自古以来每个工手都有其擅长,收壶一定要买其专长,精于方货就要收方器,不要以为把《掇球》换个名字就是原创了,就可以卖高价了。
其次是买壶频率:大家手里壶都很多,以前几百元买的壶加起来可以买好几把工艺师的好东西了。
现阶段我不会买几百的壶,一般品太多也是累赘。
为了所谓的好泥料去买壶的情况,是肯定不会发生的了。
所以,要么不出手,出手就是好壶,是可以长久把玩且日后至少出手不会亏的好壶。
一把壶至少用三个月,且是每天使用的频率,养至少三个月,这样才能彻底退火,才能真正焕发好壶的好处。
可以推断,最多3月买一把,一年买四把,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去年一年买壶的开销,很容易发现,这四把或三把壶实在是可以买到工艺师的好壶的标准了。
何乐而不为呢。
一样的投入不一样的产出。
目前选壶标准:一是全手工,二是职称,三是买与职称类别相同的作品的卖点,四是泥料,其实好壶的泥了都是有保证的。
五是工手,看工手就能分辨其的实力是否与职称相符。
六是看价格,这就是见仁见智的了,您回答我一句我乐意,那叫我说啥。
最后买壶的心态。
买壶不要果断,要犹豫,要多考虑,多点时间考虑,不要马上下手,退货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您也不缺泡茶的壶,过几天再买也无妨。
或许一觉醒来您的感情发生变化了呢。
那就省钱了。
再者如果再去的话没买到,那就安慰一下自己,买壶也要靠缘分的。
无缘不能强求。
买壶为自己找理由,为什么要买这把壶,如果您找来找去只有挺实用的,那就别买,您不缺实用的壶了。
如果您认为买个泥料,那也别买,好泥料多得是。
如果您认为你有钱,那就买把,又不花我的钱。
今天写到这里吧,我又打消了一个买壶的念头,庆贺一下紫砂的标准答案是什么什么是紫砂?什么样的紫砂是好泥料,什么是好壶,什么样的壶能让大家都满意?其实对于我们都有这样的疑问,当你认识了壶商,你会很信任他,然后他说的关于壶的一切就变成了紫砂的标准答案。
于是你就用这个标准答案去衡量网上,店里,起他人这里,说的关于紫砂的论断,凡是与你心中的标准答案不同那对方肯定是错的。
但你自己就一定是对的吗?不一定,也许是全错的,也许对了一部分。
等你认识更进一步后,有别的人,别的网让你接受了另一种答案了,那你会去覆盖原有的答案。
于是原有的就是你所鄙视的,所敌对的,所反对的答案了。
紫砂泥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对错之别。
记得以前我是一直很相信老W的标准答案的,所以会拿自己的清水泥壶对别人说这是一厂普紫,拿着**调砂的壶对别人说是纯**泥。
现在发现错了,完全反了,哈哈,一个标准答案被我推翻了。
接着又有了另一个的答案,以后还会有其他的答案。
这些答案不一定都是错的。
但我们要如何去认识,去辨别才是使自己走入真正正道的途径。
这就是自己总结出一套标准答案用此去衡量关于紫砂的问题,否则你永远只是跟风者,或被壶商玩弄的人。
 (本文已被浏览 3747 次) (转载请注明来源:紫砂壶信息网 http://www.zishahu.info/zhishi/ec8ef11fbeb1cd8dbfcabc5d29f750cf_39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