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武祥和周高起是同乡,都是江苏江阴人,是清末民初著名诗人、楹联家、文学家。
和周高起一样,他也爱好宜兴紫砂壶和岕片茶,其著作《陶庐杂忆》中对此有较详细的描述。
金武祥(1841年-1925年),原名金则仁,字溎生,号粟香,别署水月主人。
仕途并不算理想,屡应乡试不第,后来学他父亲,到江西会昌县衙做了知县的师爷。
无可奈何之下,在光绪五年(1879年),他以“班捐”(捐官)出仕,取得了入仕资格,分发广东候补。
光绪十六年(1890年)往广东赤溪直隶厅,署理厅政同知。
金武祥从小潜心向学,少时诗名就传遍江南武进、江阴一带。
金武祥工诗擅联,清末以擅写七绝而扬名诗坛。
在任期间,先后纳资刊印了诗集《漓江游草》、《陶庐杂忆》、《陶庐杂忆续咏》等,还主纂了《赤溪杂志》。
我所看到的是宜兴图书馆馆藏的《陶庐杂忆》,刊印于光绪丁亥年。
书中对宜兴壶和宜兴茶都十分推崇。
金武祥的七绝诗非常有名,其中就有一首咏宜兴壶和茶的诗。
诗曰:“朴雅时壶重紫砂,曼生后起亦名家,只愁煮出色香味,淡绝谁尝岕片茶。
” 他对这诗还作了详细的解释,说:“宜兴产茗壶,以时大彬时壶及龚春(作者注,即供春)所制为最古,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论制壶有大家、名家之分,嘉道间,陈曼生出新意,令杨二泉所制者号曼生壶亦名于时,吾乡以宜兴磁壶及  片茶并称。
  片亦产宜兴,两峰相阴介就夷旷者为岕,陈定生《秋园杂佩》云:岕片色香味三淡,初得口泊如耳,有间甘入喉,有间静入心脾,有间清入骨。
嗟乎!淡者,道也,虽我邑士大夫家知此者可屈指焉!”从中看出,金武祥对陈曼生是非常赞赏的,或许是他们共同做过小官吏,有着内心的共鸣吧。
书中还说:“阳羡茶珍为贡品,见于唐宋诗词者指不胜屈,至明代已稀,国朝自庚申乱后,佳种遂绝,可叹矣。
”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确实给宜兴的茶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风雨飘摇的清末民初,金武祥能享八十四岁高寿,也应该算是爱茶人中的又一幸运儿了。
(宗伟方)
(本文已被浏览 1300 次)
(转载请注明来源:紫砂壶信息网 http://www.zishahu.info/zhishi/ec34d4df4ac7519fb7f402af9b84fbd7_40493.html)
Copyright © 2014-2015 www.zishahu.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310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