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紫砂资料
特价紫砂壶

  到丁山需要了解的36个问题 2017-05-30

这些问题里面,有些是早前已经清晰的概念,但需要实际上泥凳操作的;有些是根本就没有一点概念的;有些是道听途说之后去考证的,也有少部分是没有得到明确答案的(这类问题根本就没办法问到绝对的答案)故1. 各项制作工具的名称,用途————工具太多,没有办法一一列明,而且很多工具不是固有的,而是后期自己动手制作的工具,故无法详细说明,这个仅仅是我一厢情愿了解的,对欣赏壶的本质没有实际帮助的。
2. 各种模具的使用方法和安装操作方式制作紫砂器的模具有很多种,主要分为外模和内模。
外模的概念多数是指石膏模,先将泥片用手工打成大概的形体,放入外模向外用力搪,将面定型,原因多数是手工无法把型打圆,打工整,或打饱满。
内模的概念很复杂,丁山的陶手们众说结论各不一致。
更多的作者倾向于内模属于全手工范畴。
而内模又分为很多种工具,虚陀就是其中一种,而虚陀分为很多种,有的虚陀可以直接把壶的形体定型百分之80或以上,而有的小虚陀只能是借助来把盖面的虚片拱出型。
在乔看来,虚陀的种类,对于壶型定型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若手工到位,是否可以全手工打出如提壁,合欢等高难度作品?乔有见过,这个是可以完全用过手工打片实现的。
故这个问题存在一定的变数和不同的概念定义。
制作壶把,壶纽,壶嘴的模具就不多说了,大家都见过,两片合模再清理结合痕迹的概念。
3. 壶内壁无泥凳纹的全手品辨别方式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很难说的清楚全手工品与外模定型品的外观表达张力有很明显的不同,模具品比较生硬,全手工品较活,模具品的线条较直白,全手工品充满张力将壶放在转盘上缓慢转动,若是全手工品,壶的身筒前后左右不会百分之百一致,不可能做到完全对称,而模具品则多数一样以仿古为例,全手工接底的部分,用手放在接底线对上的部分,用手慢慢向横摸,会感觉到不平整,有凹凸感,模具品几乎没有。
从外观看,在线条转折度较大的部分,是接受拍打最多的部分,拍打痕总会露出马脚,泡养越久的会越明显。
靠近壶把的部分,全手工品会有轻微不均匀的面,这个要很细致才能看出来。
4. 盖面接片,壶口满片,准片操作这个有很多种做法,针对不同的壶,各有不同的做法,很难一一描述。
大多数的全手工,都会先上满片,再上准片,截盖品也有直接上准片而不上满片的,但很少。
5. 嵌盖和截盖安装实际操作截盖前面有说的嵌盖的做法是把起好身筒后,将满片和一片比满片小很多的泥片粘贴在一起,上满片,然后在满片上开一个圆口,把切下来的泥片直接做盖或配盖。
6. 各种接底做法,包括一捺底,假底、复合底的上法一捺底就是直接上底,之所以说这个难度有些高,是因为一捺底没有假底的铺垫,导致窑烧的时候壶身同容易下榻变形,但制作难度并不高。
假底一般是在底片的基础上加一个厚片(称坨子),然后用规车把坨子中心的大圆开掉,留下一个圆圈,再修和填补脂泥。
复合底是说在底部上了一个满片之后再上一个准片,目的是让壶底的型定的准一些。
7. 壶肩的全手工拍打纹和明针掩盖的问题前面有说了,拍打的痕迹会随泡养的时间越来越变得清晰,多光几次明针可以掩盖掉这些痕迹,但时间久了还是能看得出一些。
8. 泥料拼配问题,各种泥料原矿和烧成试片对比————带回几片试片,了解的结果让我震惊,故不太方便细述,见谅。
9. 全手工花货的做法一般是先把身筒拍出来,然后把底子上好,把满片上好,这样可以保证壶内有足够的气压,然后在用工具在壶外壁上规出需要的形状壶嘴一般是先做出想要的形状,再用长条的铜勺子把流内挖空,制作空心壶把一般是用筷子形状的竹子工具,围上泥条慢慢滚出空心泥条。
10. 搓壶纽的做法有两种方法:1.手捏出来的。
2.用工具,从长的泥条上转下来的。
11. 刮底刮的很深的全手工壶壶内辨别方法12. 壶把的接法早前被忽悠了一把,这次去丁山彻底了解清楚了。
1.假如是实心的把,就可以用脂泥直接粘上去了。
2.假如是空心的把,也可以直接用脂泥粘贴上去,若觉得壶把很粗,粘贴的不够牢固,也有用一个泥点从壶内用力顶向壶把的空心位置,把壶壁的点顶出到把的空心点,但这样的做法很少人愿意做。
13. 把内身筒弧度的打制————子虚乌有的问题14. 超薄胎的打制方法与普通厚度的泥片做法完全一致,但很难控制,需要很扎实的基本功。
15. 子口,壶口的规圆和不规圆的方法和工具规圆的工具是一个圆锥体的木头或石膏,顶住子口之后轻微转动,或者把盖子放在转盘上,用牛角片或者工具转动规圆。
不规圆的作者也有很多,要手到,眼到,还有就是熟练度到了。
16. 各种添加化料的中和配方和分子结构转变公式——没有了解到,陶手们对这些公式很少过问,自90年开始,才有少部分陶手对泥料开始有深入研究,早前的陶手(哪怕是大师),一般都是用厂里直接发的拼配好的泥料,是有详细分等级的,陶手作者一般都不会过问的太详细,发什么用什么。
17. 清水泥、底槽青,青灰泥等紫泥的成品细分概念————到了矿上也没有发现青灰泥的原矿清水泥..............大家都看得到的,不用我多说了,没加任何化料挑砂或拼配的最原始的紫泥就叫清水泥了。
切记清水泥是没有鸡眼的。
底槽青是有鸡眼的,纯正的黄龙山四号井底槽青的鸡眼是成对的,不是单鸡眼。
黄龙山以外也有产紫泥的,也有鸡眼,但没有成对的。
18. 红泥添加铁红粉和添加石红调色的分辨不要说我,这个问题连专业陶手都未必分辨的出来。
添加了石黄或者石红,除了可以加色,还可以加水色和降低窑烧温度,有助成型石红或者石黄是天然的泥料添加成色剂,而铁红粉和氧化锰是非天然的泥料添加成色剂石红或者石黄是否可以单独成矿?答案是百分之百可以肯定可以的。
但非常难!烧成的温度..............不到800度完全玻化,无透气性,纯正的石黄烧成品呈**肝色19. 窑烧的温度概念,摆放角度一般放在窑车边上的吃温度稍微高一点,一般放在中心的稍微低一点有的为了降低窑烧温度,会专门做好一个大壶或者大缸,把做好的成品放在壶内或者缸内烧,这样温度就会降低很多了。
20. 做壶中必须要添加的各种化料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答案,因为我没有亲眼看到调配泥料的时候加化料。
也没有看到添加的比例和分量。
故比较挠头,只有下次到矿上再仔细看了。
21. 套缸的使用方法现在常用的套缸,主要是起到潮湿的作用,为养泥和保持泥料潮湿而用套缸的材料非常简单,一般都是用比较简单的塑料四方盒子,里面放一块大片的石膏板垫底,用水浸透,盖上盖子,保持泥胚湿润,第二天可以继续做。
22. 龙窑,柴窑,电窑,煤气窑的烧成品的辨认方法————因时间紧凑,没有看到实际的仿老做法或标本,非常遗憾23. 老件外观松脂痕的辨认方法————同2224. 仿全手工的多种做法1.用上厕所用的皱纸压出收缩纹2.挡出型之后用工具把壶口和子口整大或整小,可以忽悠说每把壶都不一样大小3.用厚脂泥遮盖挡胚纹,或者挖深之后填补泥料遮盖4.在盖子内上泥条做接片纹25. 点、线、面对壶型的影响,对壶整体气势的影响和判断这个问题好复杂,没办法一一说明简单点说,看一把壶就好像看一个人的五官,看多了就知道什么是“哇!美女啊!”,什么是影响胃口的了。
说复杂点:壶嘴向前伸一些,气势向前冲一些,身筒下部收一些,感觉立足挺一些,壶肩饱满一些,看起来更精神一些,壶把瘦一些翘一点,感觉老味足一些.................太多太多了,不知道如何说起.......大家自己联想吧说个比较经典的例子,如莲子壶把的根部、壶纽、壶嘴的根部,这三个基点是在一条线上,若要感觉平衡,则这三点的粗细要完全一样才行,而壶嘴根部到壶颈和壶把根部到壶颈的距离,又最好保持一致,这样看起来更平衡...........太多了,说多了漏气26. 脂泥的泥料配方,配色和粘结方法早前这个概念我一直都是混淆的,所以这次到丁山把概念给搞清楚了。
脂泥就是做壶的泥料(早前我一直都以为是白泥),因为紫砂本身就具备粘性,完全不需要调配白泥就可以粘合。
故不需要什么多余的调配。
配色:可以是粉的,也可以用其他泥料做好了再粘上去,都行的,烧的过程不会产生大问题。
27. 手工贴花货叶片的修补边方法到这次去丁山我才明白,原来我们看到的所有的那类竹子啊,梅花枝干啊,都是手工贴上去的,无论这把壶有多便宜,都是手工贴上去的丁山有很多专业贴这类装饰的,便宜的可以20块钱以内有成交,速度快的,一天可以贴20-30把壶.........这个太出乎我预料了,但确实如此贴好了之后,一般用脂泥在贴好的装饰边上刮刮就OK了。
好简单的事情。
28. 添加呈色化工料的过程————这个我没看到,没办法说明紫砂有云母片,仿紫砂的陶土没有紫砂有透气性,仿紫砂的陶土烧够了温度感觉玻化的厉害紫砂(好的那类)烧成厚手感好,仿紫砂的陶土感觉刮毛紫砂成品(远矿优质料)看起来有点层次感,仿紫砂的陶土矿没有紫砂是陈腐后独立成型,仿紫砂的陶土矿是用甲泥+嫩泥+石黄调配出来的,概念性质完全不同。
29. 陶土矿仿紫砂的判断方法30. 假底抛边的做法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看作者制壶水准了31. 木转盘和铁转盘的区别我被忽悠了铁转盘和木转盘的使用功能是完全一样的。
木头的比较轻,可以轻易转过去看成型效果,但不稳定铁的很重,但很稳。
要看壶型得低头32. 满石瓢盖子接子口的做法————这没看到,那个小勇看到我来了,就放下壶不做了,气死啦33. 一捺底的实际操作做法这个要自己去看的,没办法说的。
^_^34. 杀凹做法杀凹一般是说做莲子或者掇球类的作品把泥片打好,上好壶底和满片,保证壶内气压。
然后用工具在壶颈的部分转动着压,或者用最小号的拍子一点一点拍,把泥片壶颈的部分打进去。
这个需要非常纯熟的技艺和基本功,很难做的。
35. 方器的模子和用法石膏外模,一般是把外形固定好,把泥片切下来,在挡好外壁的前提下把泥片接好,然后把模子拆下来。
辨别方法————在壶的边往里走一点,泥片会略微凹进去一点点,是烧后收缩的概念。
全手工品一般壶内都有一口气,饱满度强很多。
36. 筋纹器的满片和准片切法用尺子量好,然后切下小塑料片作为规型的工具,因为靠手和眼,几乎无法把这类多筋囊瓣的工具做到每一片大小都一样,故一般都会借助工具来量好尺寸。
 (本文已被浏览 5282 次) (转载请注明来源:紫砂壶信息网 http://www.zishahu.info/zhishi/c055c3104a7adb92cdd345b86a83290f_39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