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神医张悟本”的,除了出版社和媒体为利益而进行的炒作,除了有关部门在该领域的监管空白,或许就是公众的盲从了。
“天价紫砂壶”荒诞一时,也与公众对权威的迷信甚至崇拜有密切关系。
正是从这个角度讲,公众的理性一日不能主导自身,下一个“张悟本”和“紫砂壶”就一日难以禁绝。
人们追求健康,热衷养生保健没有错,错就错在人们在这一过程中迷失了自己,自己被不当谋利者利用尚不自知,被大肆“忽悠”而浑然不觉。
张悟本深谙人们迷信权威的意识和心理,从而把自己乔装改扮成“中医世家”的传人,给自己戴上“国家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分会理事”等名头。
这位“著名养生专家”非常懂得多元时代的人们喜欢追求新异的特点,就炮制了一系列看起来玄而又玄的观点,如“绿豆可治百病”“绿豆汤治糖尿病、高血压,还能治肿瘤”“生吃茄子能降血脂”“生吃泥鳅养生”,那本长期盘踞在各大畅销书榜单前列的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更是撩拨着公众那根好奇的心弦。
看似是因为媒体的不当宣传,实则是公众不假思索的追捧。
那家当红卫视之所以把张悟本请到其《百科全说》栏目,是因为他们把握了公众的盲从心理,同时看到了张悟本的收视潜力,预见到了地平线之下的那团利益之光。
果然,张悟本借助该栏目更加走红,其“中国食疗第一人”的地位更加巩固,“京城最贵中医”之誉反而吸引公众更加趋之若鹜。
“紫砂壶”神话同样利用了人们对健康、保健养生的偏好,将‘富铁紫砂’壶的煮粥、煲汤功能宣传成可以分解脂肪、降低胆固醇含量的“神壶”,谁料超市上架的多是添加了着色剂的紫砂壶。
“神壶”同样利用了公众对权威的盲从。
如央视记者曾揭露,在紫砂壶销售上,由于职称级别的高低往往影响着紫砂壶的市场价格,所以没有职称的人自封“助理工艺美术师”;是“工艺美术员”的则夸大两级成了“工艺美术师”;就算是“工艺美术师”也枉称“高级工艺美术师”。
一些标称“正宗”的紫砂壶还往往配有一张所谓的“收藏证书”(但多数并不标明紫砂含量)。
这些无不说明,紫砂壶长时间畅销不衰的终极原因是公众的非理性消费。
当然,如此评议公众或许并不公平,因为相关部门确实应承担行政失察的咎责,推波助澜的媒体理应受到社会公信度的质疑。
但是,这两起接连发生的事件近年来已不是第一回了。
本名刘弘章的“刘太医”因发明“牛蹄筋汤+刘家祖传秘方”治癌新疗法,而在网上迅速蹿红,去年竟以制售伪劣产品罪被起诉;2008年8月,号称能排毒治癌的台湾养生大师林光常因欺诈罪被台北地方法院判刑两年零6个月。
另外,与紫砂壶一同“养生”、一道混迹于市场、同样价格惊人的,还有假健身器械、假保健药品等等。
而每次上当受骗的,总是公众;每次抱怨指向的,总是有关监管部门。
可我们吃一堑,能不能长一智啊? 在市场机制不健全、法制急需完善的社会转型时期,当我们面对一些眼花缭乱、真假难辨的“新概念”“新方法”“新产品”时,不妨多一些疑问,多一些理性,静观一番。
不盲从,就不会轻易受骗。
  
(本文已被浏览 1946 次)
(转载请注明来源:紫砂壶信息网 http://www.zishahu.info/zhishi/b501c19b37b255802da94f67f27c0e69_40733.html)
Copyright © 2014-2015 www.zishahu.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310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