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紫砂资料
特价紫砂壶

真正的紫砂壶玩家,收藏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2017-03-27

紫砂壶信息网资讯:   现在玩壶圈存在几种说法,就以下观点发表紫砂壶信息网的看法。
一家之言,说错勿怪。
    1.“我买壶就是为了喝茶,什么名不名的升不升值的都是浮云,,只要料好就行。
”   首先,我认为持这种观点的的朋友只能说是准紫砂爱好者,或者可能是博玩家即什么都玩,什么都不精通。
壶只是他们偶尔泡茶的工具,却还总是象个专家似的品头论足。
岂不知,只要是艺术品门类的东西,那个水都很深呀。
没有经过专心的学习,常看常把玩,常买壶读壶,怎能懂得壶的奥秘所在。
所谓只要砂好就行,这句话岂不是空话,砂料是壶中最奥妙的最难懂的。
半专家型的是壶商的最爱,为什么呢?壶商最怕两种人:第一种什么都不懂。
这样该消费者通常不会花太多的钱买壶,利润受影响;第二种什么都懂。
没法忽悠呀。
    2.“我买壶只买大师的,名人的。
”   这类人好让人羡慕呀,钱不是问题,问题是买就买顶级的,便宜的没意思。
他们也是准紫砂爱好者。
这类富人通常特征为,进场快,出手快,离场也快。
有钱人大多的消费概念都是这样,占有欲比较强,谁的不好得到就要谁的。
这两年紫砂拍卖会不就是这种情况吗?岂不知,大师分三六九等,同一大师的作品也分三六九等,价格却是差之千里。
买章不买壶,为了一个名款印章花冤枉钱,也不在少数吧。
这些人为品味、身份、投资而来,给紫砂届即带来兴旺又留下了隐患。
不过,是要感谢他们的,没有经济上的繁荣,哪能出现那么多的精品呢?哪有那么多优质的存箱底的紫砂泥重出江湖呢?     再有一类,名人的。
年纪轻轻,名不见经传,突然一天冲出江湖,价格傲视群雄,投资者趋之若鹜。
这类名人群体的作品具备如下特征:1。
件件精品,不能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也是泥形工款功样样齐备。
2。
通常面世的作品就两三款。
这一群体其实不乏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真正实力派,但是站在塔尖的却是团队的产物,其他行业并不稀奇---经纪人。
这些人从作品的选择、制作到包装推广是由团队精心策划,安排的。
他的成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而是现代的。
殊不知,这些名人有一天离开团队,还能有那么出色而又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新的作品吗?值得思考。
一个艺术家的成长过程,通常都是伴随着个人修养、文化知识、社会阅历、技艺锤炼等多方面因素慢慢成长的,在时间长河中会留下他的足迹。
  3.“我喜欢的我就买。
”   这种人是自信的,热爱生活的,感性的,可爱的,但问题也是最大的。
为什么呢?因为没标准。
好坏没标准,价格没标准,被忽悠的概率最大。
   好了,说了那么多,紫砂壶信息网(www.yipot.com)心目中的大紫砂壶玩家,收藏家是什么样子的呢?   1.一定是懂泥料的。
不管用什么办法,通过什么途径,都要尽量了解,求学若渴,从不间断。
    2.没有价格体系的区分,只有作品好坏的定义。
  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只要是好东西都会进入他的法眼。
  3.有职称体系,有价格定位。
  自大彬刻款以来,这项伟大的工艺创新给宜兴这块土地创造了千秋万代的财富神话。
象字画书法一样留下了个人的符号。
这个符号代表很多东西,又因为紫砂泥的神话而发扬光大。
大家想过吗?没有作者名的紫砂壶能够成为收藏品进入收藏领域吗?所以,不重名不重作者在行业的地位,怎为收藏呢?升值是作为艺术品,收藏品必备的价值取向。
如果你手上的几十件甚至上百件的紫砂作品没有升值或者说是不被其他的人认同,喜爱,是不是也有些遗憾呢?   综上所述:真正的玩家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这句话包含了很多层的含义,大家慢慢展开思考吧。
    现在有些涉足收藏领域的老玩家都被收藏这件事吓怕了。
其实想明白没什么,收藏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收的过程中体验藏的喜怒哀乐。
不因吃药而怒,不因升值而傲。
  “紫砂虽小,却壶通大道”。
于谈笑间,只有懂壶的人,才可以赴一场人与壶的精神盛宴。
如果整日只关注藏品的增值与否,眼里不见藏品只见钱,就背离了紫砂壶修养身心的古朴意趣。
收藏者抛却功利心,一壶在手,思接千载,体察延续千年的江南文人精神和虚怀若谷的大度情怀;品茗间,感悟紫砂大师所追求的“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
倘若如此,又岂在乎紫砂的“水”有多深,“火”有多热?以上内容由紫砂壶信息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标明!   紫砂壶作为一项艺术门类,既可以玩,又可以藏。
随着老百姓口袋越来越鼓,前景无限广阔。
同时,他又‘水很深’给人们带了无限乐趣。
欢迎大家加入到品茗赏壶的队伍中来。
——编辑:小易 (转载请注明来源:紫砂壶信息网 http://www.zishahu.info/zhishi/83483e1a2cf110d906fee121b94ec34a_36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