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紫砂资料
特价紫砂壶

首届“景舟杯”手工制壶大赛侧记,民间高手云集 2017-02-20

紫砂壶信息网资讯:  民间自有高手在   ——首届“景舟杯”手工制壶大赛侧记      紫砂壶信息网了解到,首届“景舟杯”手工制壶大赛9月7日上午开赛,虽然当天步入考场的只是民间类首批200余名选手,但不少选手技巧娴熟,设计理念新颖,很好展示了民间紫砂艺人的风采。
在场监考的市陶瓷实训基地老师们对此也都忍不住啧啧称赞道,民间自有高手在。
    传承手工制壶技艺是此次大赛的目的之一。
在比赛现场,一些选手不仅采用传统拍打成型和镶接成型的制壶方式,而且制作的器型也都是行业里所谓的传统“老样”。
今年58岁的张海平在选手中属于大叔辈的人物,比赛时显得格外淡定。
此次他的参赛作品就是传统“老样”——传炉。
他如终认为,创新要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在30余年的从艺生涯中,他始终坚持纯手工制壶,也继承了传统制壶技巧。
比赛仅进行到一半时,老张的传炉壶身桶已经做好,乍一看圆中寓方、浑厚端正,蛮有味道。
但老张却摇摇头说,传炉壶是混方器型的典范,要想做得比例恰当、珠圆玉润实属不易,和前辈们比起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和老张不同,一些青年选手不走“寻常路”,选择了新器型。
选手王强创作的飞月云彩壶不仅器型脱离传统,而且还对壶体进行贴面装饰,体现了较为全面的基本功。
王强觉得,紫砂艺术要与时俱进向前发展,就要融入现代理念,构成新的创意主题,以点线面块的组合表达作者的情感,体现时代精神。
他的飞月云彩壶,身桶为竖着的半圆体,在壶把的部分巧妙的进行镂空处理,壶身还进行了条形贴面。
王强说,半圆代表月亮,贴面则代表着云彩,整体呈现出很强的动感,展现宇宙的博大无穷和人类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向往。
    加强紫砂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是宜兴紫砂得以保护和发展、紫砂文化得以世代相传和发扬光大的有效途径。
此次大赛就是为了给紫砂艺人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让一些优秀紫砂艺人能通过比赛崭露头角。
据了解,本次大赛,将有622名民间紫砂艺人参加角逐,共分三场进行、历时6天。
    以上就是紫砂壶信息网整理的关于”首届“景舟杯”手工制壶大赛侧记,民间高手云集“的相关介绍。
    来源:紫砂壶信息网-宜兴新闻频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来源:紫砂壶信息网 http://www.zishahu.info/zhishi/6a623d0e18008164e9d2dff6fb95bf97_37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