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紫砂资料
特价紫砂壶

打造城乡一体化“宜兴样本” 2016-08-09

紫砂壶信息网资讯: 打造城乡一体化“宜兴样本”   ——“展望‘十三五’迈上新征程”系列报道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发展     原文摘录 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质量,全面提升新兴中等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把宜兴建设成为更具内涵、独具特色、最具魅力的陶都名城、东方水城。
    深度解读 近年来,我市坚持“没有城乡一体化就没有基本现代化”的理念,城市现代化、镇级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新城建设与老城改造齐头并进,城市品质与农村环境同步提升,五个“城乡一体化”水平领先全省、全国,有效提升了城乡居民福祉。
未来五年,宜兴将紧紧抓住国家推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契机,提高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等一体化水平,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宜兴样本”,让城乡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
    城乡一体化已成为宜兴城市品牌和特色,但距离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还有不小差距。
市规划局副局长贾俊说,我市要实现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高”字内涵应突出表现在以人为本、注重质量、整体谋划、特色彰显等方面。
这首先需要以“群众获得感”与“城市发展实际需要”为标尺,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科学绘就一张“多规合一”的大蓝图。
“十三五”期间,将大力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有机融合,真正构建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规划管理体系,保证“按一张蓝图干到底”。
并在关注城市发展的同时,将规划的笔触不断向乡镇细节延伸。
以《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修编为契机,加快形成以宜城、丁蜀为主城区,张渚、徐舍、官林、和桥、周铁为中心镇,一般建制镇为特色板块,村、社区和自然村落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
同时,通过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明确村庄布点和建设规模,着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让城乡居民获得感持续提升,需要将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作为“硬”保障。
市建设局局长陈建平认为,这需要牢固树立均衡发展、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等城建理念,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全面转变,从人的集聚向提升市民获得感、文明素养等方面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城乡之间在空间形态、功能定位等方面都存在差别,不同地区的发展也存在差异,城乡建设发展一体化不等于城乡的“一样化”。
在城区建设方面,要注重通过陶都路建设促进宜城、丁蜀双城融合,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彰显生态文化魅力,提高城市品位。
在新城建设中,要努力追求更精致的城市形态,加快东氿RBD、保利文化休闲综合体及相关道路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功能,打造更靓丽、更具内涵的城市空间。
老城区改造,要加快实施阳泉路等城北区域路网综合改造,启动城中村、城郊村改造,进一步提高老城改造的均衡性,逐步消除“城市死角”。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全面丰富“农村美”的新内涵,积极推动交通、供水、供气和污水处理等硬件提标扩面,更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建设发展向农村倾斜;依托村庄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老集镇改造等,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创建200个左右的康居乡村和特色村庄,使全市村庄环境整体提升、特色分明,农村百姓真正受益。
    城市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形象,关系着城市品位的持续提升。
“十三五”是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城市管理工作也提出更高要求。
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陈法荣表示,新时期的城市管理,要主动适应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以城市管理现代化、社会化、智能化为指向,将宜兴打造成全省城市管理示范城市。
工作导向上,实现“单纯管理”向“综合治理、服务优先”理念转变,从满足市民生产生活需求出发,通过完善城市便民服务疏导区域总体规划,在城区主要出入口建设专业货运停车场、废旧品收购点集中疏导场所等创新举措,切实增强城市管理“包容度”,做到城市环境形象与市民生活需求配套兼顾,有效化解一批管理难题与矛盾。
同时,以规范提升为主线,通过创新城乡管理机制、建立完善镇级城管委等,进一步延伸现代化城市管理触角,提升镇级城市化管理水平。
此外,积极探讨城市管理“公共参与机制”,着力构建“互动式”城市管理模式,在共建共管共享的潜移默化中,完成市民理念的嬗变,共同呵护美丽家园。
    以上就是紫砂壶信息网整理的关于“打造城乡一体化“宜兴样本” ”的相关介绍。
    来源:紫砂壶信息网-宜兴新闻频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来源:紫砂壶信息网 http://www.zishahu.info/zhishi/5dc34df5979589480f79300b878a6704_3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