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紫砂资料
特价紫砂壶

  “瀑布半天下壶”创作体会谈 2017-01-23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宜兴紫砂艺术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历经几百年以来巨匠大师及前辈的探索,创作出千姿百态的诸多造型和千变万化的装饰手法。
无论传统造型还是现代造型,其整体处理要达到美观、大方、功能合理、触觉舒适、观赏理趣和日用兼备,她已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中时尚爱壶及玩壶者的追求。
随着紫砂陶艺工作者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陶艺创作开始融进自己的思想、思维和追求,并在表现形式上注重于诗情画意,文化内涵的融合,文化意向的表达,大大促进了现代紫砂陶艺的发展。
我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学习运用前辈的技巧,在紫砂花盆的造型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总结,每次都会有不同感受和极大的收获。
《瀑布半天下壶》便是成功的一例。
《瀑布半天下壶》作品以装饰为主,采用了“画中壶”、“壶中画”、“壶画合一”的诗画意境,通过本人的深思熟虑,选取了明代大诗人李梦阳之“瀑布半天下”诗名为题材,借鉴了自然界中的“松树”、“飞来石”化为紫砂壶的嘴、滴子。
人们都以“松树”挺拔的形态,来比喻古代当代英雄豪杰,坚定不屈的精神,故化为壶咀:“飞来石”又称“飞来峰”据说是古代神仙移来之峰,有神气、灵动、又像似黄山怪石,故化为滴子。
壶身是传统造型,壶身与壶盖之间采用云中片石,似在石缝中间瀑布飞流而下,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势。
在瀑布石下方有一梅花鹿正在感受美丽的瀑布,享受着大自然美景。
“瀑布半天下壶”充分利用紫砂五色土的特性,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领悟。
借鉴紫砂陶艺新的装饰手法,在传统造型上作新的尝试。
“瀑布半天下壶”的创作成功使我深深体会到创作紫砂壶不仅要高超的技艺,同时还要把自己的个性、思维结合于自然界之奥妙融合于紫砂独特的材质和功能中,才能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精美成功之作。
赞阳羡茶会何莘耕茶道阳羡再度开,嘉朋高士联袂来,茗香泉冽人多寿,未逊兰亭诗酒杯。
 文章出处:江苏陶艺通讯文章作者:应永忠   (本文已被浏览 2677 次) (转载请注明来源:紫砂壶信息网 http://www.zishahu.info/zhishi/2cffd6eb8c426d5754c5416a5db2b84a_38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