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期紫砂壶 紫砂陶土制壶器,始于北宋之初,1976年,羊角山古窑址发现有紫砂壶残片。
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宜兴陶瓷公司联合发掘考古,发现有高颈壶,矮颈壶,提梁壶的壶身,壶嘴,壶把,壶盖等。
但北宋时期的紫砂壶,至今尚未发现有完整的标准器。
辨识要点:1从羊角山出土的北宋紫砂残器来看,紫砂泥尚粗糙,胎体近似陶缸制壶工艺也较原始,以傀头(模具)为模,打片围筑成型,一般由上下两段接合,壶内有明显接狠。
2早期紫砂壶由于在龙窑里烧成,是直接与火接触,所以,器物表面有“飞釉”,“泪斑”等火疵,比较粗糙。
3早期紫砂壶是手工制作,壶体偏重。
上一篇:“吃茶去”一种禅茶文化感悟 下一篇:明早期紫砂壶的辨别
(转载请注明来源:紫砂壶信息网 http://www.zishahu.info/zhishi/0f888c60f5190af6514c8d9a40190007_6927.html)
Copyright © 2014-2015 www.zishahu.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310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