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紫砂资料
特价紫砂壶

简谈“紫砂朱泥的特点”和“朱泥制壶的要术” 2018-05-21

           宜兴紫砂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绿泥及朱泥三种,统称紫砂泥。
采用紫砂朱泥为原料制作的紫砂朱泥壶,尤其是中、大件壶,因其原料贮存量少、制作难度大、烧成质量要求高,从而愈显珍贵。
宜兴制陶的历史可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宜兴的陶土,主要分布在其南部的丘陵山区。
据1957年江苏省工业厅勘查的结果,仅丁蜀镇及周边地区陶土的蕴藏量就达千亿吨以上。
在漫长的制陶史上,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和陶土的不断开采,勤劳智慧的陶工发现并充分利用了蕴藏在陶土中性能独特的紫砂。
据考古资料表明,宜兴紫砂制作起源于北宋中叶,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一、朱泥的形成与分布判析 a)         宜兴陶土的地质系沉积岩矿,为颇发育的古生代地层,地质年代约开始于五亿七千年万年前、结束于二亿三千万年前。
陶土存于古生代志留念、泥盆、石炭四个纪,相继出现无颌类、原始的盾皮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在古植物方面,泥盆纪时裸蕨植物为主,石炭纪和二迭纪时则以蕨类植物为主的植物为主的植物群特别繁荣,形成茂盛的森林。
经地壳运动,我国南北各地当时大都被海水淹没,形成广泛分布的海相地层。
因此,陶土是源于内陆和滨海湖泊,经多种天然元素自然沉积作用,并受堆压成矿的,一般矿体呈层状。
b)        宜兴的陶土按品类主要可分为白泥、甲泥和嫩泥三种。
白泥是一种灰白色的单纯粉砂质铝土质泥岩,为志留纪、泥盆纪及二迭纪矿层甲泥是一种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泥岩,为泥盆纪及石炭纪矿层;嫩泥是一种土黄色灰白色为主的杂色泥岩,处于二迭纪地层中。
用以制作紫砂器的原料紫砂岩矿,就深埋藏于甲泥中。
紫砂矿体形态呈薄层、透镜状、厚度一般一米左右,甚或几十公分乃至灭尖消失,因此紫砂泥矿体又向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
绿泥矿体,亦称段泥或黄泥,则是紫泥层上面的一层绵头,藏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比紫泥低。
朱泥矿体,或称红泥,则是嫩泥层矿层底部的矿体,质坚如石,矿体呈橙黄色,亦称“石黄泥”,清·吴骞《阳羡名陶录》中称之为“既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
” c)         宜兴地区广布陶土矿层,甲泥的蕴藏量巨大,而为数不多、品质独特的紫砂矿层却独存于宜兴,尤以丁蜀及周边地区储量为最。
据《丁蜀镇志》载,黄龙山、青龙山下甲泥总储量达406万吨。
1990年8月,江苏省地矿局地质二队根据新的勘查发现,又发布报告称,“探明黄龙山麓陶土矿源储量达1167万吨,以甲泥为主,其中紫砂泥41万吨。
”可见紫砂泥仅占其3.5﹪,足显珍贵,而含量不满百分之一的朱泥,则更是以稀有而显贵重。
二、朱泥的成分和特性判断 a)         根据矿层生成的地质年代判断,朱泥矿体的形成晚于绿泥矿体,更晚于紫泥矿体生成的地质年代,含有较多的铁质,物质以石英、云母、 石铁矿为主,含少量长石、方解石、橄榄石和胶结成土等矿物。
朱泥原料的化学成分结构成分由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等组成。
朱泥、紫泥、绿泥三种原料,既可用来单独制作,又因成分结构的相近相融,可根据需要掺合使用。
配比量的不同,烧成后的色泽也会不同,会出现褐黄、酱红、紫黑、浅灰、深红等诸多颜色,显得五彩缤纷、七彩斑斓。
b)        朱泥的可塑性较好,质地细腻,烧成后的色泽红艳润泽,分外精神。
朱泥主要出产于赵庄,因矿形琐碎,又处于嫩泥层底部,开采时夹在嫩泥矿体中,需经手工挑选。
由于朱泥产量很少,早年除销往南洋的“水平小壶”是独用朱泥制坯外,一般仅仅是用作“化妆土”,粉涂于紫砂泥坯上作为装饰泥。
后有人为得更精细的泥料,将朱泥进行洗练、沉淀,得到约140~180目的朱泥料,其质细如滑脂,遂成朱泥壶胎土。
由于朱泥的含铁量高达14~18%,数倍于紫泥、绿泥,故烧成后呈朱红色。
赵庄朱泥的泥性甚娇,收缩率高达20%,与紫泥相比,成型工艺难度大,烧成温度需控制在1050~1080摄氏度左右,一般成品率有七成就不错了。
故历史上很少有人用赵庄朱泥来制作大件,只能用来制作小件。
c)         由于地质变化和矿层分布的不同,产于黄龙山地层中的红泥,亦称朱泥,与赵庄朱泥的泥质特征性就有差异,前者烧成温度与普通紫泥相近,烧成温度可远远高于赵庄朱泥,且在质感上有颗粒感,可塑性、干燥和收缩率接近与普通紫泥,适用于手工拍打制作较大的器件。
三、朱泥壶的制作要点与实践研究 笔者自幼受制陶工艺的熏陶,酷爱紫砂壶艺。
通过多年的潜心钻研与制作实践,我深刻领悟紫砂工艺的精妙灵气,掌握古代成型的基本要领,传承全手工制壶技艺,尤其对紫砂朱泥的特性进行深刻分析,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经反复探索实践,扬长避短,掌握住变化规律,终于在朱泥壶制作方面见到成效。
四、对朱泥的特性要充分了解。
朱泥与紫泥、绿泥同属紫砂泥,物质结构及成分含量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要摸透它们的“脾性”。
即使同为“朱泥”,赵庄朱泥、洑东朱泥和黄龙山红泥,也各有各的个性。
五、亲自精挑细选优质朱泥矿料,剔除废土、夹石和其它杂质,确保朱泥质量。
同时,不同矿点和矿料分开存放,不致混杂,确保烧成后色泽纯正。
六、按“老法”亲手将生泥炼成熟泥,严格把好加工和配置关。
制作前要进行烧结试验。
七、采用全手工打片、镶身筒拍打成型法,循“规”蹈“矩”,精心制作。
八、严格控制好烧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温度,确保朱泥壶体色泽达到最佳“火候”,既透又秀。
a)         总之,通过对朱泥特性的了解,并在炼泥、制作、烧成过程中,不断试验,探索实践,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掌握物质的变化规律,就能形成一套朱泥壶的制作诀窍。
目前,笔者不仅朱泥小品壶制作有了个人特色,如“嫣红朱泥玲珑十八式”。
b)        在传统朱泥小品壶创作时,我又突破朱泥困于小件的约束,先后制作了“朱泥美人肩”,其形体丰腴饱满,色泽红润细腻。
c)         与此同时,通过研究,我还制作出了2000毫升容量的“特大朱泥莲子壶”创朱泥壶之最,在台湾展出时层引起轰动。
d)        结论 e)         综上所述,作为紫砂壶艺天地里材质独特、个性鲜明、色泽亮丽,吉祥悦心的朱泥壶,经众多紫砂壶艺工作者的精心培植,各县身手,紫砂泥壶的创作,将愈发“红”与“火”。
                                                                                                                                                                              方小龙上一篇:    紫砂陶艺--继承传统、探索创新.                       下一篇:    可贵的“一点点”紫砂 (转载请注明来源:紫砂壶信息网 http://www.zishahu.info/zhishi/0cdfc5ba0555fd3ee745d397cc721a70_7153.html)